跳至内容 | 跳至导航

GEF Ningbo Cixi Wetland Project

个人工具
Translate English to:
导航
 
文档操作

长江淡水鱼40年内或将灭种

Date:2006年11月22日 Click:140

长江淡水鱼40年内或将灭种[转帖]

作者:
核心提示:捕鱼旺季,渔港却格外冷清和落寞。“现在河里几乎捕不到鱼了!”渔民说。“如果按现有速度继续衰退,40年之内,长江淡水鱼类有可能灭种!”著名鱼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说。过度捕捞、围湖造田、工矿废水污染、江湖阻隔、水利工程、农业资源污染……

  特稿早前报道:中国江海污染报告:黄河长江港湾成“死亡区”

  正是捕鱼旺季,新洲区阳逻五码头却显得格外冷清和落寞:没有渔民出渔的喧哗声和机器的轰鸣声,小渔港的鱼腥味儿淡了许多。

  据农业部渔政局统计,目前,长江主要经济鱼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种苗产量已由最高年份的300亿尾,下降到目前的4亿尾。近年来,长 江捕捞产量已降到10万吨左右,不足最高年份的1/4。长江水利委员会最新完成的《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研究报告》指出,长江流域的370种鱼类, 已有20多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由于江中可供捕捞的鱼类资源越来越少,双柳渔队的80多条渔船除少部分赋闲在家、一部分远赴外地作业外,很多渔船不得不在附近有码头、船厂的江中捞铁挣钱,“还有20多名老渔民在武汉市区或新洲捡破烂度日。”

  “如果按现有速度继续衰退,40年之内,长江淡水鱼类有可能灭种!”11月10日,著名鱼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接受《长江商报》采访时,显得忧心忡忡。

  在长江珍稀水生动物中,被列为国家一或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的白鳍豚、江豚、胭脂鱼等,种群数量逐年减少,仅相当于10年前的十分之一。白鳍豚已濒临灭绝。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水产管理部门召开有关会议获悉,湖北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应急保护行动即将启动。

  《长江商报》记者 尤义 湖北报道


鱼类大面积死亡(资料图)

  渔民的困境

  50多岁的船老大张后飞,一谈起捕鱼就连声叹气:“现在一网下去基本都是空,弄点小鱼小虾,一天只能捕一二十斤,有时更少,还不够油钱。”新洲 区双柳渔队的渔船除少部分闲在家里,一部分远赴湖口、九江等地作业,一部分渔船不得不在附近有码头、船厂的水面,从江里捞铁为生,还有20多位老渔民在武 汉市区或新洲捡破烂度日。

  11月8日中午,新洲区阳逻五码头,没有渔民出渔的喧哗声和机器的轰鸣声,小渔港的鱼腥味儿淡了许多。新洲区双柳渔队队长张爱华坐在自己的渔船上,没精打采地抽着烟,五六条渔船整齐地停靠在一旁。

  这个季节,本是捕鱼旺季,渔港却格外冷清和落寞。

  “现在河里几乎捕不到鱼了!”张爱华一脸无奈,今年7月1日禁渔期结束以来,队里收入最好的一家也只有8000元左右,除去柴油费等开支,纯收入四五千元。

  50多岁的船老大张后飞,一谈起捕鱼就连声叹气:“1985年以前出去捕鱼,一网下去拖都拖不动,一天随随便便就是好几百斤;现在一网下去基本是空,弄点小鱼小虾,一天只能捕一二十斤,有时更少,还不够油钱。过去经常捕捞到的10多个品种,现在近乎绝迹了。”

  张爱华说,过量捕捞和水污染加重,使得长江渔业资源急剧减少,再加上长江沿线不断修建码头、大桥,占用或破坏了原有的天然渔场,捕鱼越来越难。“以前阳逻一带是我们的主要作业场所,现在附近20公里江面几乎没有鱼了。”

  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张爱华驾着渔船,载着记者沿阳逻江面前行。新建的阳逻深水港一派繁忙景象,宽阔的水面没有一条渔船作业。

  在阳逻港附近一个乱石岸边,张爱华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天然渔场,随着水泥码头的建设,浅水沙滩消失了,失去了习惯的生活环境,“鱼儿都跑了”。

  “长江上日益加快的城市建设,也破坏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张爱华指着正在兴建的天兴洲大桥告诉记者,军山大桥、白沙洲大桥等江段都是传统的渔业资源丰富地,但现在都捕不到鱼了。

  “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也是鱼类减少的重要原因。”张爱华驾船沿着长江和武湖连接的一条小河汊逆水而行,在武湖闸口附近,一家大型电厂的排水口正在往外排水。

  “长江和武湖连接的河汊,是鱼类繁殖的地方,电厂建了以后,每天排放大量热水,每到冬天,远远可以看见河面上笼罩着一层水气,鱼根本无法生存。”张说。

  离河汊不远的一个码头,还有纸厂的废水从排泄口飞泻而下。“像这样的排污口,武汉江段还有很多。”

  “现在渔民仅靠打鱼,根本不能满足生存需要。”张爱华说,随着长江里的鱼越来越少,渔民正面临着生存难题。

  据介绍,双柳渔业队有300多名渔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武汉市渔政局统一核发捕捞证书,正式认定为专业渔民,划定其以长江武汉江段为捕鱼区。“以前一条船一年还有万元左右的纯收入,近几年 平均只有6000多元,日子过得很艰难。”张爱华说,现在队里还有80多条船,除了少部分闲在家里,一部分远赴湖口、九江等地作业,一部分渔船不得不在附 近有码头、船厂的水面,从江里捞铁为生。“还有20多位老渔民在武汉市区或新洲捡破烂度日。”

  “光靠打鱼为生越来越不现实,可我们渔民世代都生活在水上,岸上除了房子,一点土地也没有,除了打鱼,我们真不知道还能干什么?”张爱华的神情突然变得十分茫然。

  长江淡水鱼40年内可能灭种

  “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动物,数量减少大家都可以看见,只有鱼类的衰退,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中科院武汉水生所专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从事长江淡水鱼类研究近半个世纪。“如果按照现有速度继续衰退,40年之内,长江淡水鱼类有可能灭种!”曹文宣忧心地说。

  渔民的困境绝非偶然。

  据农业部渔政局统计,目前,长江主要经济鱼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种苗产量已由最高年份的300亿尾,下降到目前的4亿尾。近年来,长 江捕捞产量已降到10万吨左右,不足最高年份的1/4。长江水利委员会最新完成的《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研究报告》指出,长江流域的370种鱼类, 已有20多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湖北省水产管理部门透露,我省长江、汉江段的渔业产量,已由1997年的7000吨下降到去年的2000吨。湖北作为水产大省,正面临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渔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问题。

  长江水生资源现状究竟如何?11月10日,记者找到了中科院武汉水生所专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作为著名的鱼类学家,曹文宣从事长江淡水鱼类研究近半个世纪。从1955年开始,他就一直关注并研究长江淡水鱼。

  “我出生在四川,小时候与家人搬到沱江上游的一条小河边时,每到黄昏,清澈平静的水面就会有鱼跳出来,如遇到下雨,用木棍绑几条蚯蚓,就可以从 河里钓到很多鱼,但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景象了。”忆及往事,曹院士怅然若失。“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动物,数量减少大家都可以看见,只有鱼类的衰 退,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曹院士介绍,1964年,宜昌断面鱼苗径流量是45亿,到2001年只有几亿了,2005年,监利断面鱼苗径流量仅有0.5亿。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在鄱阳湖进行科学考察的时候,50多公斤的大鱼时常可见,当时渔民一起网,捕起的鱼都在15公斤以上。你看现在的状况……”曹院士从书架上找出一摞照片,递给记者。

  照片上,渔民的船舱里堆满大量小鱼,一张特写照片上,一条小鱼仅长45毫米。“这是我的学生最近从鄱阳湖拍回来的照片,渔民捕起来的鱼,大的一斤多,小的才一寸多长。”曹院士皱着眉头,一脸凄然。

  “鱼类减少的重要原因,是具有繁殖能力的亲鱼大量减少了,现有的亲鱼,无不是经过九死一生,万里存一。”曹院士介绍,鱼要有一个成长周期才能繁殖,但由于过度捕捞,很多鱼还没有进入繁殖期,就被人们捕获。

  监测记录显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洞庭湖所捕捞的草鱼、青鱼和鳡,大多在15千克以上,鲢、鳙和鲤也在10千克左右,但近年所捕获的鱼中,2.5千克以上的仅占2.2%,99.58%的青鱼、96.25%的草鱼都是出生后仅生长半年左右的当年幼鱼。

  “幼鱼资源的衰竭,是导致鱼类资源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曹院士介绍,一种叫“网簖”(俗称迷魂阵)的禁用捕鱼工具更是幼鱼的大敌,但这种禁用渔具在两湖一带非常普遍,鄱阳湖网簖网眼直径一般只有5至10毫米,洪湖网簖网眼最小直径居然只有1毫米。

  曹院士告诉记者,由于人工繁殖往往导致鱼的基因退化,如果不能保护好野生种群,让其自然繁殖,鱼类种群将非常危险。“如果按照现有的速度继续衰退,40年之内,长江淡水鱼类有可能灭种!”曹文宣忧心地说。

  食物链破坏白鳍豚濒危

  在长江过量捕捞,不仅直接造成鱼类资源减少,还使白鳍豚、江豚等食鱼动物的食物链遭到破坏,其本身也常导致鲸类动物遭到误捕受伤害。中科院水生 所张先锋博士说:“白鳍豚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现状。在食物链上,白鳍豚和人处于同一级别,它的现状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100年前 物种是一年消失一个,现在几乎是一天消失一个。”

  这是一个在美国流传很广的故事。

  十八世纪的美国,矿工作业条件非常艰苦,他们常常面临意料不到的瓦斯爆炸,后来,人们发现一种叫金丝雀的鸟可以预知瓦斯,矿工们将其带到井下,当它欢快的歌唱时,一切平安,但它突然安静下来,就意味着危险到来。

  “实际上,白鳍豚就是长江里的金丝雀!作为长江鲸类里面的旗舰种,它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江流域的环保现状,也反映了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现状。在食物链上,白鳍豚和人处于同一级别,它的现状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张先锋博士说。

  张先锋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白鳍豚种群数量约为400头,1994年时数量不足百头。1997年对长江全流域展开的同步调查,确认发现白鳍豚共13头。而最近一次白鳍豚的观测记录发生在今年4月27日,监测人员在长江洪湖江段发现了一头白鳍豚的身影。

  今年11月6日,中、美、英、瑞士、德、日等六国科学家从武汉出发,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在长达1700公里的长江江段搜寻白鳍豚的科学考察活 动。“这次请了国际上鲸类动物研究的顶级专家,运用了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主要是摸清家底,确定白鳍豚的真实数量和确切生活区域,为下一步迁地保护做 准备。”

  10日下午,刚刚从科考船撤回的张先锋博士介绍,科考前五天,尚未发现白鳍豚。“即便没有发现,也不能说白鳍豚灭亡了,我们仍然相信,白鳍豚一定在长江的某个地方生存,只是数量太少太少了,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努力。”

  张先锋介绍,此次考察目前已发现20多头江豚,这个数量只是十年前的十分之一。“如果对江豚的保护不重视,它们可能面临白鳍豚同样的命运。”

  参与此次考察的美国专家罗伯特.皮特曼博士表示,对于不能发现白鳍豚的现实,早有思想准备,即便如此,考察的意义同样重要,“起码让我们认识到长江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和残酷性,对于江豚的了解,有利于下一步对它的保护。”
  
  张先锋博士认为,鲸类动物数量急剧下降,最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长江生态的破坏。在长江过量捕捞,不仅直接造成鱼类资源减少,还使白鳍豚、江豚等食鱼动物的食物链遭到破坏,其本身也常导致鲸类动物遭到误捕受伤害。

  “近年来,由于水体污染严重,特别是城市下游30至50公里水域,情况非常糟糕,很多鱼被污染以后,通过食物链传给鲸类动物。”张先锋介绍,1964年夏天,洞庭湖连续死亡六七头江豚,原因是当地为了灭杀血吸虫,投放了大量农药。

  “100年前,物种是一年消失一个,现在几乎是一天消失一个,这个速度的加快,与人类活动是有重要关系的,如果人类再不约束自己,等于自掘坟墓。”张先锋博士说。

  保护之路依旧漫长

  目前,在长江武汉段,除了4000多渔民的专业渔队、兼业渔队和外来渔队,还有不少人在江面非法捕捞,他们甚至派人盯梢,一看到渔政执法人员,迅速通风报信。

  武汉渔政执法人员一共才15人,却要管理72公里汉江水域、150公里长江水域,“执法的难度相当大。”

  11月9日下午4点,刚刚从长江水面执法回来的向军,拿着摄像机兴奋地走进办公室:“我们在武汉江面清理迷魂阵时,忽然看见江面上出现了四头江豚!”

  向军是武汉市渔政处新提拔的副处长,一直分管水面执法工作。“看到我们辛辛苦苦保护的动物能自由游弋,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和快乐。”

  “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武汉市的鱼类资源量相对要丰富一些,总体来说,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鱼类资源在逐步恢复和增长。”武汉市渔政处处长汪大武说。

  汪大武介绍,像双柳渔业队这样的专业渔队,武汉市目前还有4个,此外还有几个由下岗工人组成的兼业渔队和应城、汉川、云梦等地农民组成的外来渔 队,共有4000多人,他们常年生活在长江和汉江上,靠打鱼维持生计。“这是取得合法捕鱼资格的人数,而非法捕捞的人数也很多。”

  汪介绍,作为唯一的渔业监管部门,渔政处在对渔民数量进行控制的同时,加大了对现有渔业船只的监管力度,并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目前整个武汉段江面,作业船只控制在500只以内。同时,严格执行国家禁渔制度。

  2003年起,长江流域全面实行禁渔期制度,武汉江面禁渔期限从每年4月1日到6月30日,有效削减了捕捞强度,改善了鱼类生存环境。从10月 11日到本月底,武汉市渔政部门还根据中国渔政指挥中心统一部署,正在开展打击“电、毒、炸”专项行动,除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捕捞作业外,还联合工商部门, 对非法出售禁用渔具的市场进行清理整顿。

  “跟非法捕捞分子的斗争,是一场十分辛苦的猫鼠游戏。违法分子的反执法手段越来越高明。”最近一直亲临一线执法的副处长向军深有感触。
 
  据介绍,最近抓获的一起违捕事件中,发现违捕者居然安排“钉子”在渔政码头放哨,“每次出击,都会扑空,后来,执法人员在违捕者作业现场蹲守15天,在掌握其作业规律以后,我们伪装成渔民,采取水上拦截,才将其抓获,并拔掉了‘钉子’。”

  向军介绍,武汉渔政执法人员一共才15人,却要管理72公里汉江水域、150公里长江水域,“执法的难度相当大。”

  “城市建设与资源保护的矛盾,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武汉渔政处副处长乔磊告诉记者,相对于违捕来说,城市发展对生态的破坏作用更大。据 称,军山大桥一带曾是重要的鱼类洄游区,大桥建设使其遭到破坏。“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将武汉江面纱帽段等目前还未破坏的区域,申报为重要区域保护区,并 以此约束和规范城市建设的破坏行为。”

  访谈

  “长江至少需要彻底禁渔10年”

  ——访著名鱼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

  长江鱼类资源保护现状如何?有无其他手段加大保护力度?11月10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武汉水生所专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曹院士从1955年开始,就一直关注并研究长江淡水鱼。

  过度捕捞直接造成鱼类资源衰减

  长江商报:您如何看待目前长江水生生态的真实情况?
 
  曹文宣:非常危险。有人说,按照现状继续衰退下去,海洋鱼类将在40年后消失。我觉得长江淡水鱼如果不加强保护,也许不到40年就要消亡。

  长江商报:您觉得目前长江生物资源特别是鱼类遭到破坏,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曹文宣:我总结了六大原因,包括过度捕捞、围湖造田、工矿废水污染、江湖阻隔、水利工程、农业资源污染等。过度捕捞直接造成鱼类资源衰减,使得整个水生生物链底层跨塌,对江豚等上游物种造成食物链的断裂,是首要原因。

  禁渔三个月不能根本保护幼鱼

  长江商报:目前,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很多保护措施,您如何看待这些措施?

  曹文宣:禁渔制度期间的监测资料显示,三个月的禁渔对资源保护有一定效果,起码保护了产卵期的亲鱼。但是,禁渔期结束以后,渔民又会变本加厉地作业,大量的幼鱼还是会被捕捞。因此,禁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鱼保护的问题。

  现在渔民捕不到大鱼,渔业产量相对就低。与其这样,不如实行彻底的禁渔,我认为,长江至少需要彻底禁渔10年,才能实现资源的养护与修复。

  渔业资源保护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作,各部门要互相协调。

  长江商报:人工放流是有效的保护措施吗?

  曹文宣:人工增殖放流是一项希望与风险并存的措施,因为在增加种群数量的同时,也存在影响或改变遗传结构与种质的危险。因此,对于绝大部分物种来说,自然种群的保护是物种保护的主要内容,增殖放流只能作为一项辅助措施。

  保护鱼类资源不能再晚了

  长江商报:您如何看待现有的渔业管理体制?

  曹文宣:我觉得这个体制有一定的问题。现在的管理部门是渔政部门,渔政执法人员是国家公务员,但实际经费只有一半是国家财政拨付,另一半靠收 费、罚款。客观上造成渔政部门依赖违规捕捞的现实,直接导致监管效果不理想。对于这个问题,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曾经提交过一份渔政由财政全额拨款的提 案。

  长江商报:您一直为长江生态问题奔走呼吁,最让您欣慰的是什么?

  曹文宣:我们的工作,是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资源。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譬如赤水河的保护。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就呼吁在赤水 河建立保护区,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赤水河干流和部分支流保护方案,目前,保护区的建设正在进行中,相关的保护措施已开始逐步实施。

  长江商报: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您有何建议?

  曹文宣:首先大家要提高对水生生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鱼类,虽然生活中常见,如果我们不重视,仍然有消亡的可能。对于鱼类资源的保护不能再晚了,目前不能仅仅停留在说空话,要实际行动起来。作为普通人,大家首先自己不要捕捞、食用幼鱼。

  链接

  2010年前逐步推广禁渔制度

  湖北省将从三大重点着手,加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一、组织专班,对江、河、湖、库的开发利用行为全面清理。将湖泊围拦养殖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 10%以内,水库网箱养殖面积控制在1%以内,对江河湖库全面禁止投肥养鱼。不得在人畜饮水水源地养殖珍珠。严格控制捕捞强度。二、启动白鳍豚迁地保护行 动计划,重点加强保护大鲵、胭脂鱼、橄榄圣蚌等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和经济鱼类的栖息地,保护梁子湖、长湖等重要渔业湖泊的渔业湿地。 三、在2008年以前,全省长江汉江主要河流、土著鱼类重要栖息繁衍水域和超过10万亩的大湖,全面与长江同步实施禁渔期制度。2010年前,禁渔期制度 逐步推广到其他天然水域。